九宫八卦拳练势行拳(上)
栏目分类:太极拳 发布日期:2017-07-22 浏览次数:次
“练势行拳”是九宫八卦拳的核心功夫、本源之所在。此功其实就是走圈转掌的功夫,也叫“盘技”。与别派八卦掌不同的是,本门的转掌功只有“青龙探爪”和“二龙盘飞”两势,并且招式极少,显得较为质朴简洁,但内蕴丰富,变化万千,涵盖本门拳技之精华。另外,九宫八卦拳在起势收势与变掌换势时,都从中宫开始,在实践技击时也不离中宫之变化,充分体现了“土生万物”、拳理通于易理的道家拳术特色。
一、青龙探爪
此式为九宫八卦拳诸功之母,九宫八卦拳的各种拳功兵刃,都是通过练习此式而提高的,习者万勿以其简单质朴而轻视。习之日久,自会感到本门功夫的任何变化都从此式而得。
歌诀:
青龙真阳潜水中,翻浪升天灵自生。
云隐火现游莫测,神晴威爪探长空。
1、在中宫位面南背北自然垂臂松静站立片刻。随之两胯放松下坐,内气下沉,两膝微弯。同时两臂由两腿外侧慢慢收至腹前使两掌心相对从腹前抱起(图1)。
2、上势不停,两掌边抬边在腰的带动下向身体左侧45度前伸云摆,随即坠肘坐腕,两掌相错自然分开。左掌在前,掌心斜朝下,与肩基本同高。右掌在后,掌心斜向下,停于左肘内侧下方与左胁外方,有护肘护肋之意。两掌五指各分,虎口圆撑,掌心涵空,形如抓球,在体内左45度形成亦推亦按之式。两肩微内部,腋下空松,目向左前平视;与上述动作同时,塌腰松胯,屈膝坐身,以腰为轴向左转体。转体的同时重心渐向右腿移动,随之以右足跟为轴碾地使右脚内扣,右脚尖对左足跟,形成角八步。两膝内扣夹剪,使浑身上下形成一股向左的螺旋力(图2)。
这种起势出手为先天本能之态势,两掌自然收抱于腹前,已成自然护身之势,随之上起左摆,相错成左前右后,立掌于体左45度的架势,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的身姿,不但封住自己中线,也有一触即发、见隙即进之势。
3、上势不停,两臂不动,腰身继续左拧,拧到极处时,不停,以身体向左的螺旋力自然带动左足碾旋提脚离地而起,形成左脚尖外摆,左膝外顶,左腿提膝,右腿独立承重的“青龙探爪”势。此时左臂之三节(肩、肘、手)与左腿之三节 (胯、膝、足)上下相照,浑身上下有蓄劲如张弓之势。头颈随势,眼神随掌,自然而然(图3)。
4、上势不停,随旋劲左脚在左前方摆脚落地,左脚跟与右脚尖相对成角八步,两掌姿势为变,随身体左旋始终置于身体左侧45度,回视左掌前方(图4)。
5、接上势,两臂相抱不变,左脚抬起经左踝骨摩胫向左脚前扣步落脚,右足跟与左足尖相近成角八步,目随势动(图5)。
6、接上势,上肢姿势不变,左脚抬起经右踝内侧摩胫向右脚前摆脚落步,使左足跟与右足相指成角八步(图示略)。以上走转姿势,从青龙探爪势到左脚落地为第一步,随即上右脚扣步为第二步,再上左脚摆步为第三步,这三步都要从中宫团身小步旋行,步幅不可过大。这也是九宫八卦拳不同于别派八卦掌的独特处。
7、接上势,右脚抬起经左踝内侧向前上步扣脚落地,上肢姿势始终相抱不变,只是随着身体的左转始终抱于身体左侧45度邵可,眼神也始终自然随势而动,不可盯死,也不可散乱,总之一切以自然为主(图6)
从图6上右步开始,步幅逐渐加大,随即上左脚,再上右脚,如此接连不断地向左行步转圈,但走圈也不宜过大,应以直径三尺大小的圈为宜。
以上是往左走圈的逆时针转掌,由左转变为右转时,应在右脚扣步落地后,左脚速向中宫上步,紧接着右脚相随跟进提收停于左足踝处,要有夹剪之力。右脚跟进的同时,左臂自然下落收于腹前,与右掌掌心相对、指尖朝前相抱蓄势,有狸猫扑鼠、一触即发之意。
上势略停,身体由方才的左旋变为向右旋转,旋到极处时以旋劲带动右脚自然向右前方摆脚落步,形成右脚跟与左足尖相指的角八步。落右脚的同时,两掌从腹前相搓相错,并随身体的旋劲向身体中线偏右45度云摆展臂劈出,成右掌在前,掌心斜向前下,掌指与肩同高,左掌在后,掌心斜朝下停于右肘内侧下方,右胁外方的右“青龙探爪”式。
接着抬左脚经右踝内侧向右脚前扣脚落步,再抬右脚经左踝内侧向左脚前摆脚落步。以上三步须在中宫团身小步旋行,步幅不可过大。然后往右脚前上左脚扣步落地,步幅不可过大,然后往右脚前上左脚扣步落地,步幅逐渐加大,往右开步行走转圈,渐旋走转成直径三尺大小的圆圈。
收势时,左脚在右脚扣步落脚后,右脚速向中宫上步,左脚相随紧跟收提停靠于右踝内侧,同时右掌自然下落,与左掌掌心相对,掌指朝前相捧相抱于腹前,蓄养丹田片刻,然后自然落左脚按掌起身收势。
上述转掌功法,除起势肘之提腿摆脚的“青龙探爪”势可提腿离地一尺左右外,其余的行步转圈动作起脚皆不能超过脚踝骨,并且两脚均须平起平落,不可掀蹄亮掌。走圈时,两足要摆扣分明,起落沉稳,落地后可贴地碾转;但不可向前搓擦滑行。两腿两足始终要有摩胫而行的夹剪之力,使浑身上下的螺旋之力时刻拧成一股而不散乱。两臂沉肩坠肘、坐腕展指始终相抱于身体中线偏侧45度,形成里裹外争,拧滚旋钻之势,两掌有亦推亦按、亦劈亦挑之力,与全身形成处处矛盾统一的螺旋之力。
走圈转掌时,应有如在水中膛泥涉水而行之意,仔细体会自身与外界之间形成的种种阻力。
另外,本门转掌尚有“云追月”的秘传心法。以左转为例,前伸的左掌与提离的左脚上下相对,当左脚摆步落地时,左足尖与左掌心遥相照应,此时在松肩,坠肘的基础上,由于腰身的拧转而使左肘尖下垂引向右足跟。当右脚随身体向左的螺旋力往左前方弧形上步扣脚落地时,左掌心又与右足尖遥遥相照,此时在松肩坠肘的基础上,由于腰身的拧转而使左肘尖下垂引向右足跟。如此两掌不变而始终撑圆抱伸于体左45度,唯左右两脚连续不停地沿弧线向前摆扣上步,其势如云,而前伸手掌如月悬挂天边,故而形成这种“云追月”之象。
如上所述认真习练,仔细体会以掌运圆、以肘划圆、以肩转圆、以头旋圆、以腰拧圆、以步走圆,浑身上下无处不划圆的走圈意境,日久自会感到整个身体就像一个旋转不停的球体,身脊便是这个球体的轴。若能有此意境,转圈时的身形自然会从中宫旋出向外开展,又可逐渐往牛宫旋收而达紧凑。拳架也能由中盘到下盘,由大圈收小圈。而且能够掌握劲力的收发蓄放,刚韧柔化,达到周身皆拳的功夫境界。
本功练习纯熟后,还可循太极图内阴阳鱼头的8字形“盘葫芦”走圈转掌,使身步的变化更加灵活敏捷。另外还可身穿铁衣、腿绑铁砂袋、手持青砖等重物踏砖走桩、穿桩转掌、以增加功力和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格斗环境。
此功之练法有上、中、下三盘之要求。上盘转掌如自然站立行走,适于年老多病者健身疗疾之用;中盘转掌身形下低,两腿适量弯曲蹚步走圈,为本门练功常用之法,适于有一定武功根基与追求功夫者练习;耗功吃功的下盘转掌,两腿极力弯屈蹲身,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功深者可在八仙桌下转掌走圈,并能灵活换掌变形、盘行桌腿。下盘转掌极吃功夫,一定要在本门内外基本功夫极佳,中盘转掌很见功力后方可练习,否则事倍功半,并有可能伤及身体。
本门尚有在地上挖坑,在坑内转掌的特殊功力练习方法。练习前先在地上挖、个两级低坑,下面的圆坑底径为450毫米(相当于常人肩宽),深度为330毫米。第二级成圆台,直径为1000毫米,深度为 330毫米。练习时先在最下面的圆坑内团身小步转圈,转圈的过程中要随着旋转之力适时地抬腿落脚到第二级圆台继续转圈,如此再随旋转之力迈腿下落到底坑转圈,然后再适时转到第二级圆台,并且还要适时地以地面为进出落脚点,不断地变换速度与走转方向,如此坚持不懈地反复上下,进出练习,并逐渐掌握体会内气的升降变化,日久功深,自可练成九宫八卦拳独特的轻身提纵术,使身体异常轻灵稳健,敏捷利落。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