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当派杨式叶家拳
栏目分类:太极拳 发布日期:2017-08-01 浏览次数:次
全称武当杨式叶家拳,或杨式叶大密架太极拳。创始人叶大密先生出生于温州武术医学世家。家传叶家拳原系少林外家一脉。叶大密行医沪上期间,拳、医均晓有名声。杨澄甫早年闯荡江湖,均由杨氏家人田兆麟(传系杨露蝉收养的孤儿)陪同。时逢杨澄甫受伤,田带少公子杨澄甫找叶大密疗伤。叶大密妙手回春,杨澄甫无以回报。叶大密说:杨家拳有宝贝,能否以拳相送?而此时,杨澄甫自知拳艺未精,尚未公开收徒,遂由田兆麟代为传授。(叶大密没有拜杨或田为师的原因在此。而叶大密始终称田为先生。)
田兆麟传叶大密为杨式中架拳,属杨健侯一脉。叶大密学会128式杨式中架套路后,勤学苦练,然不得要领,于是开始修炼佛教密宗,改名大密,苦修婆罗门心法(瑜珈的早期基本功法)。并以婆罗门心法禅悟杨式太极拳。叶大密拳路开始由外家转内,得益于密宗。
逢武当三侠之一李景林来沪,叶大密拜李景林为师,学武当刀、剑、棍、拳术。叶大密与杨家既无师承,固无约束。他以为太极拳源出武当,遂将所学武当刀、剑、棍、拳术融会于杨式中架拳。此后,叶大密渐入内家拳殿堂。
之后,叶大密在沪上开设“武当太极拳社”。郑曼青、黄景华、濮冰如、濮秋丞、张叔和眷属、金仁霖等从其学。时杨澄甫来沪授拳,叶大密介绍郑曼青、黄景华、濮冰如、濮秋丞等从杨澄甫学拳。
解放后,叶大密任上海图书馆馆员。从事医术和太极拳研究。晚年拳风大变,与早年所授之叶家拳风格迥异。
晚年册定的杨式叶大密架太极拳有以下几个特点:
1、拳的套路编排仍以杨式中架拳为基础;
2、每定式之间的过渡动作复杂,一式相当于其它杨式拳3-5式,且折迭分明,起承转合交代清楚,以腰带动肩、肘、腕、指、膝、踝(大轴带小轴)运动鲜明;
3、每一动、每一招均讲究肩、肘、腕、指的劲路顺畅(形体上有婆罗门心法蛇动的痕迹);
4、讲究三田合一,讲究过三桥 (道家内功);
5、刀剑棍棒味在拳中体现明显(俗称:手中有东西);
6、每招式中,气血与劲路走向明显,没有其它杨式拳那样含蓄。
7、教学方式:一招一式的学,反复不定的重复学(第一节拳十来个动作,我学了六年,且每年都有不同的感受),推手与招式同时学。重视喂劲。
8、辅助练法:无极桩 猫步 定步打拳 反方向打拳 躺在床上意念打拳 初学可快打 日后速度放慢 意念放长。
全国习练本门拳法的人不多。而习练者多少皆有所成。主要分布在上海、温州、嘉兴、黄山、广州等地。
(此拳系武林中的少数民族,习练者不多,研究者更罕。此拳目前传授者皆有所成且不保守。欢迎大家补充)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