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当山的庵
道教建筑2016-06-15
庵,是古代圆顶草屋的称谓。《释名·释宫室》曰:“草圆屋曰蒲。蒲,敷也,总其上而敷下也。又谓之庵。”晋代葛洪《神仙传·焦先》载:“居河之湄,结草为庵。”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庵》记:“古人名草圆屋为庵,盖取奄覆之义,从‘广’,从‘艹’皆古人增加。”佛教、道教以庵作尼姑、道姑活动场所。 武当山自唐迄清历代建庵计 38 处,其中现存 4 处,遗址 14 处,淹没 20 处。 武当山的庵既有大小之别,也有功能之别。大庵有两种,一种是道教…
-
武当山的祠
道教建筑2016-06-15
祠,亦称祠堂、祠室、祠庙、祠宇等等,是祭祀祖宗、先贤、神仙的庙宇。起源很早。汉代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云:“越王勾践既得平吴,春祭三江,秋祭五湖,因以其时为之立祠,垂之来世,传之万载。”宋代司马光《文路公家庙碑》曰:“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师皆有庙……(秦)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此谓祀祖宗之庙堂。后世宗族宗祠亦通称祠堂。诸如山麓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悌祠、节…
-
武当山道观
道教建筑2016-06-15
道观,是道士修炼、祀神的活动场所。起源很早。晋代葛洪《关尹子序》记:“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宫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道观之兴,实祖于此。”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记:“秦皇、汉武始好神仙,方士祠祀始有观。” 武当山道观在唐以前,史志不记,难以考证。但从本山古志和有关古文献记载,可见蛛丝马迹。早在道教形成之前,武当山就有许多修炼家、方士、隐士等在此或“依岩为屋”,…
-
武当山的道宫
道教建筑2016-06-15
宫,在古代为房屋的通称。《尔雅·释宫》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易·系辞下》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之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宫在先秦时也指统治者的宗庙和祀神之所。《诗·召南·采蘩》曰:“于以用之,公侯之宫。”毛传:“宫,庙也。” 秦汉以来,特指帝王居所为宫。《吕氏春秋·知度》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武当山的道教宫殿,简称“道宫”或“宫”,是崇奉天帝的庙…
-
紫霄宫
道教建筑2016-06-15
紫霄宫,全称太玄紫霄宫,即旧之紫霄元圣宫,是武当山现存最完整的宫殿之一。位于武当山之山腰,海拔733—814米,坐西北朝东南。背依展旗峰,如军中皂纛凌空飘扬;面对三公五老峰,似众仙拽紫拖蓝跃于云表。宫前有大小宝珠峰,左右有青龙白虎二山、赐剑台、福地峰、蓬莱第一峰,山势起伏如宝椅状,紫霄宫就坐落正中。早在元代前紫霄宫就被称为“福地”,素有“云外清都”之誉。198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霄之春(摄影:卢家亮) 紫…
-
太和宫
道教建筑2016-06-15
太和宫,又称大岳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峰顶。其建筑群分布在海拔1 514—1 612米之间约2千米的建筑线上。整体建筑充分利用天柱峰雄峙霄汉的险峻气势,以明朝皇家建筑法式,巧妙进行序列布局,突出神权至高无上的思想,达到了“美如天宫”的意境,是武当山众多宫观中地位最高、布局最巧、技艺最精湛的一宫。1956年,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公布金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谓大岳太和宫?“大岳”之名,最早见于《图经…
-
玉虚宫
道教建筑2016-06-15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原为武当山规模最大的一宫。明代《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玉虚宫为山中甲宫。”明朝大建武当山宫观时,这里是大本营,明清两代常有军队驻此,故俗称“老营宫”。其宫坐落在525万平方米的盆地中,海拔189米。武当山脉至此,千峦收敛,块垒尽去,九渡涧(亦名梅溪涧)水环绕,宫阙宏伟壮丽。明代文人王世贞赞道:“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可以想象当时其地、其物、其景之靓丽。 玉虚宫,有关古籍中记为武当县…
-
武当山古建筑概况
道教建筑2016-06-15
武当山古建筑群以规模宠大、气势雄伟著称于世。1994年12月17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古建筑起源追溯很早。秦汉时,就有许多隐士、道众到此结茅为庵。有史记载,皇帝敕建始于唐代。唐贞观年间(627-649),太宗敕建五龙祠;大历年间(766-779)建“太乙”、“延昌”等庙宇;乾宁三年(896)又建“神威武公新庙”。宋真宗时升五龙祠为五龙观;宋宣和年间(1119-1125),创建紫霄宫。元代时建成9宫8观。明永乐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