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崂山道乐的历史沿革
道教音乐2016-06-16
崂山经乐团 崂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道教音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是集民族民间音乐、历代宫廷音乐及地方民歌俚曲的门类综合艺术。 崂山道教属于北方全真道派,其道乐风格以全真正韵为主体,同时又与山东一带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紧密联系,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崂山韵 而闻名于世。崂山道乐按取材分为两大类韵曲:功课经韵(即殿坛经乐,用于崂山道士早、午、晚功课经)、应风乐(用于民间民俗活动)及琴曲。 …
-
白云山道教音乐概况
道教音乐2016-06-16
白云山道教音乐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等,持陕西布政使司贴来白云山总理教务,首次把北京白云观的道教音乐传到白云山,因而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古典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双重成份,既古朴典雅,又庄重肃穆。清康熙年间,白云山道士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广集名山道乐,因而,白云山道教音乐又具有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道士们吸收佛教、晋剧、唢呐、民歌中的曲调和技巧,形…
-
清水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道教音乐2016-06-16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并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发展起来的宗教。道教音乐是道教在其所有斋蘸科仪中,为敬天尊神、祈福迎祥,祭祖安魂、超度亡灵,驱鬼降妖、禳灾避祸等诸多的法事、道场活动而配合诵经讲法、踏罡布斗仪程所使用的宗教音乐。 道教音乐见诸史料的最早记载为北魏时期。唐代是道教音乐受到重视并在宫廷道教活动中使用和推广的一个转折。当时的道教音乐在吸收民间音乐、宫廷雅乐、佛教音乐、西域音乐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发展,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
-
齐云山道教音乐的起源
道教音乐2016-06-16
道教是中国的土宗教,距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鬼神崇拜。 东汉时期,张陵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创立了道教。魏晋时期开始,道教逐渐分化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民间道教两个较大的层次。 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隋唐时期道教发展十分迅速,涌现了许多道教学者,如孙思邈、成玄英、李荣、王玄览、司马…
-
上海白云观与全真道乐
道教音乐2016-06-16
道教全真派传入上海地区大约是在元代。据《松江府志》记载:元大德十年,娄县曾建有长春道院。道院名为长春,当时是为了纪念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号长春子)而建。至正元年,杨载撰《长春道院记》,其中谈到当时的道院住持,为镇守广陵的郑将军之子郑君。但自此以后的五百年间,这一地区很少看到有全真道活动的记载。直到清朝同治二年,杭州显真观道士王明真,才在上海北门外,新桥朝阳楼(今浙江路北海路附近)创建了全真道观雷祖殿。 清道光三十年(185…
-
茅山乾元观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2016-06-16
乾元观在茅山北东的青龙山下,近靠金坛市茅麓镇的仙姑村,现为江苏省唯一的一所坤道(女道士)修炼场所,是茅山道教历史上著名的五观之一。 茅山乾元观道教音乐经隋唐之兴盛,在宋、元二朝又受宫廷的宠幸,距今已有1000多年。乾元观原为上清派系,自闫祖以后改为全真派,其经韵乐仪也一应俱以全 真十方正韵为主。在明正统年间版《道藏》的《茅山志》以及嘉靖《茅山志合编》中,茅山受皇命所举行的醮事和醮事的节日次序、唱曲等,甚至醮事所用的法器、 …
-
西安城隍庙鼓乐社介绍
道教音乐2016-06-16
西安鼓乐亦称长安古乐,是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个大型器乐乐种。它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流传于西安及其周边的长安、周至、蓝田等地, 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曲目、曲牌、乐器、曲谱及演奏形式。 西安鼓乐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出现了僧、道、俗三个流派及二十余家鼓乐社。在演奏风格上也各有不同,既有宫廷音乐之典雅华丽,也有佛乐、道乐之清幽庄严,更有民间音乐之淳朴浑厚。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
-
全真正韵的兴起江浙说
道教音乐2016-06-16
本文作者:任宗权道长 就浙江而言,全国十大洞天,浙江占有三;三十六小洞天,浙江占有十;七十二福地,浙江占十八。而江苏的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苏州玄妙观更是闻名天下。江浙在道教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道士、宗派领袖、思想家,一大批籍贯不是江浙的道教学者、思想家和著名道士也往往长期在江浙传道、讲学。较为显著的有魏伯阳、葛玄、葛洪、杜子恭、孙恩…
-
邢台广宗太平道乐简介
道教音乐2016-06-16
邢台市广宗以保存太平道乐而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与重视。太平道乐源于太平道起义,太平道乐即是在起义的舆论发动和起义过程中形成的。东汉末年,巨鹿郡人张角为推翻汉家王朝,以《太平经》为经典教义而创立太平道,于公元184年发动举世闻名的黄巾起义。张角将自己的思想主张和对神的祈祷一起编成经文,让徒众诵读。在众多道徒咏诵经文过程中便形成了一种咏诵韵律经乐。经乐曲调一般起伏不大,旋律线条平稳,气氛庄严、肃穆,这是太平道乐的最初形式。后…
-
富含道教因素的地方戏曲--太和清音
道教音乐2016-06-16
太和清音,历史悠久。据《清音筝谱》记载:元初明末,颍州泉河南岸有一玄坛法师,学识渊博,且精通音律。他性喜弦歌,尤以琴筝为长,终日研习,寒暑不辍,吟唱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日与众徒弹唱自娱。因其曲调清雅悠扬,故名清音。 清代中叶,清音流传到太和,民间出现了自发性组织清音会,平时约定十天半月一会,每逢婚寿、开业等喜事再集中演唱。演唱多在客厅或庭院中,演唱者围桌而坐,各执乐器,各任一角,边弹边唱,自娱自乐。 1954年,太和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