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丹道修炼 >

清代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五)
栏目分类:丹道修炼   发布日期:2017-05-13   浏览次数:

第五论 五脏

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心属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属木,而有曲直之形;脾属土,而有敦厚之势;肺属金,而有从革之能;肾属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义,而犹准之于气,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讲拳术者,要不能离乎斯也。

清代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五)

太极拳术离不开五脏的修炼

其在于内,胸廓为肺经之位,而肺为五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不动也。两乳之中为心,而肺抱护之;肺之下、隔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心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命焉。而两乳之下,右为肝,左为脾,背之十四骨节为肾。至于腰,为两肾之本位,而肾为先天之第一,又为诸脏之根源。故肾气足,则金、木、水、火、土无不各显生机焉!此论五脏之部位也。

然五脏之存乎内者,各有定位。而见于身者,亦有专属。但地位甚多,难以尽述。大约身之所系,中者属心,窝者属肺,骨之露处属肾,筋之联处属肝,肉之厚处属脾。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风。是在当局者自为体验,而非笔墨所能尽罄者也!

解析:

《太极拳十大要论》中说:“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五脏是气的来源,而太极拳以气为基,势必离不开五脏的锻炼。而反过来看,修炼太极拳也对五脏有着很大的益处。

一、强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练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用意”,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心神安静,意念集中,机体放松,脏腑之间发挥正常的功能,取得了相对的平衡。心神安定,不受外界干扰,可使思维清明敏捷,语言流利清晰。心气运行流畅,更能发挥其统辖血液循环的功能,减少和消除体内淤血。血液通畅充盈,面色自然红润。

二、养肝

练太极拳时,意境清静,情绪安宁,内外放松,动作轻柔圆活,如春风杨柳,生气盎然,可使肝气舒和条达,肝阳自潜,肝凤自熄,肝火自降。练拳时以意运气的腹式呼吸,有助于消除肝脏淤血。眼神贯注动作,目不旁视;动作圆活连贯,缠丝螺旋,对养肝明目、舒筋活络大有好处。

三、健脾

练拳时的腹式呼吸,“气势宜鼓荡”,内脏加强蠕动,对肠胃等内脏器官进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和顺,新陈代谢加强,中土运化水谷功能健旺。心情舒畅,饮食自然香甜。化源增加,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光泽,四肢强健灵活。脾气旺盛,营血充盈,统血功能亦必正常。

四、补肺

练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从而加强了“肺主气”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于肺的肃降。通过吐故、纳新,吸入天气,不但充实了“宗气”,而且“肺朝百脉”,能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的运行,使身体各部都得到营养与活力。练拳时使肺的呼吸与皮毛的开合联系起来,与动作的开合虚实、起伏转换结合起来,练拳后皮肤温暖或微微出汗,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水道的通调,并能充卫固表,不易感冒,使皮肤润泽,感觉灵敏。

五、固肾

太极拳论认为:“腰为主宰”。故练拳时十分重视“肾之府”——“腰”的作用。“刻刻留意在腰间”,以腰为轴来带动四肢和全身协调运动,使劲路完整,气机畅达;还要“悬顶”、“吊裆”、“提肛”、“尾闾中正”,以加强肾命和调通任督二脉之气。并且以“心为令”、“气沉丹田”,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这样就加强了两肾和命门的功能,使肾精充实,阳气旺盛,行动轻捷,二便调和,骨强齿坚,发泽耳聪。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