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神奇的“爻”:爻之生成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5-31 浏览次数:次
在远古时期,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天地万物的能力十分低下,在他们的眼里,世界宇宙、天地万物杂乱无章,事无轨度、物无则准、用无常道、行无秩序。这在《系辞下》中也有所流露:“为道屡迁,变动不居,上下无常,刚柔相易。”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十”字形:有效地把握天地万物
而为了能有效地把握天地万物、宇宙世界,深怀忧患意识的《周易》作者(《系辞上》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想用《易》来规范准则天地万物、宇宙世界,使之有序有则有规有度,这就是《周易·系辞上》中说的“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也”;这也就是《周易·系辞上》中所说的“《易》与天地准”,以便能弥纶天地、范围万物。在这里,有意思的是:“与天地准”的“凖”字是以“十”字为“准”的基础,这已隐喻了规范天地弥纶万物离不开它的“十”字形。
“爻”:规范天地、弥纶万物
所以说,用“易与天地凖”,实际上是使用《易》中的“爻”来规范天地、弥纶万物,因为与两个“十”字(乂)有着天然血缘关系的“爻”字比“卦”字更符合“与天地凖”的要求:“天垂象,圣人(则用‘十’字)象之”、“法象莫大乎天地,天地变化,圣人(则用‘爻’)效之”。它(“爻”字)一撇维系着南北、冬夏,一捺维系着东西、春秋;一撇维系着西南、东北,一捺维系着西北、东南,以配天地四方四时,所以《系辞》说“广大配天地(四方),变化配四时”。正因为这样,“与天地凖”的《易》(实际上是“爻”),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在这个意义上说,“爻”是《周易》作者为把握天地万物宇宙世界而产生的形与字,并由此构成《周易》的关键词、基本字。
“爻”其实是对万物的归类
如果明白上述道理,那么“爻”就不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字型,而是一个含有丰实内涵的字形,因为它能使人一旦接触之就能马上联想到天地宇宙的四方四时及与此相关的事与物,这正是《易·系辞上》的说法,《易》(实际是“爻”)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它的具体表现,就如《说卦》中对四面八方(八卦)的方方面面的规定及对万物的归类(万物类象):震,东方也,万物出乎震;巽,东南也,言万物之絜齐也;离,南方之卦也,万物皆相见:坤,地也(西南),万物皆致养也;兑,正秋(西)也,万物之所说(悦)也;乾,西北之卦也,言(精气为物)阴阳相薄也;坎,正北方之卦也,万物之所归也;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以图示之,即如下:
四面八方(八卦)
如再将这里的万物具体化,即“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话,就是如《说卦》中说的那样: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莨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耳痛、为心病、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簿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为刚卤、为妾、为羊。
天地万物皆有常规常道
有了这方方面面的规定、准则、归类、分档,即“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系辞》),就使人感到这宇宙世界、天地万物皆有常规、常道,如《系辞》说的,一旦“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就可以“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会通阴阳之理而无所不知”,于是直接导致人们生活稍可放心与安心。否则就会使人在无穷的变数中恐惧生活,从而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直接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在这个意义上说:《易》之“爻”足可以“断天下之疑,定天下之业,通天下之志”(《系辞》)。
而之所以有此效果,就不能不归功于这“十”字,及由两个“十”字(乂)组成的“爻”字。
(节选自:刘康德《论“爻”及“爻”之含义》,原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4期)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