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道德经》“其鬼不神”怎样解读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01   浏览次数:

一、尽人道乃事神之道

《道德经·第六十章》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道德经》“其鬼不神”怎样解读

资料图

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白话翻译云:“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怪起不了作用,神祇也不侵越人;不但神祇不侵越人,圣人也不侵越人。神祇和有道者都不侵越人,所以德归会于民。”

王弼注云:“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治大国则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则其鬼不神也。神不害自然也,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神无所加,则不知神之为神也。道冾则神不伤人,神不伤人则不知神之为神也。道冾则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则不知圣人之为圣也。夫恃威网以使物者,治之衰也。使不知神圣之为神圣,道之极也。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神亦不伤人。故曰:两不相伤。神圣合道,交归之也。”

其鬼不神:遵守自然法则就会感觉不到鬼神

我们都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是告诫为政者,应该清静自守,不要搞太多的花样,以扰百姓。但是对于“其鬼不神”这句话,却不是很了解?有道者治理天下的时候,或者说大道流行的时候,鬼神也会失灵么?其实不是的,王弼云:“神不害自然也,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神无所加,则不知神之为神也。道冾则神不伤人,神不伤人则不知神之为神也。”王弼认为,神灵是守护自然法则的,人物都遵守自然的时候,鬼神就不会干扰我们;鬼神不干扰我们,我们也不会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了,所以说“不知神之为神也”。老子所谓的“其鬼不神”,不是说有道者治理天下的时候,神祇就失灵了,而是我们感觉不到他们的“神通”。

顾炎武作何理解:百姓冤情不得诉 才寄希望于鬼神

顾炎武《日知录》云:“国乱无政,小民有情而不得申,有冤而不见理,于是不得不诉之于神,而诅盟之事起矣。苏公遇暴公之谮,则出此三物,以诅尔斯。屈原遭子兰之谗,则告五帝以折中命。咎繇而听直至于里巷之人,亦莫不然。而鬼神之往来于人间者,亦或著其灵爽,于是赏罚之柄乃移之冥漠之中,而蚩蚩之氓其畏王鈇常不如其畏鬼责矣。乃世之君子犹有所取焉,以辅王政之穷。今日所传地狱之说,感应之书,皆苗民诅盟之余习也。明明棐常,鳏寡无盖,则王政行于上,而人自不复有求于神。故曰,有道之世,其鬼不神。”

顾炎武认为,国家昏乱的时候,普通百姓有冤情而不能申诉,便不得不诉之于神,所以才有诅咒盟誓之事。而鬼神也有往来于人间者,遇到这些小民的哀告,有时候也会显灵救护。老百姓将赏善罚恶的愿望,寄托于冥冥世界之中,希望鬼神能为他们做主。而之所以寄希望于鬼神做主,实则源于对现实世界司法的失望。如果王道流行,法治昌明,人们的冤情和苦难在现实社会能够得到昭雪,权力能够得到保障,就不会求之于神灵。所以说“有道之世,其鬼不神”也。

若世间正义有序 神袛就可退居二线

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情,就是去年福建某道观因为财务纠纷问题,庙里几个道友被社会人员殴打驱赶,微博、朋友圈里转的挺凶的,大家都奔走相告,希望政府能够出面干预阻止。但是在呼告无果的情况,有些信徒就诅咒说,祖师、护法灵官会惩罚破坏庙宇的人。这可以说是比较形象的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求之于神灵。因为在个人能力不足以抗衡社会的不公的时候,就不得不寻找一个“更强大”的维护正义的存在。如果人们通过现实社会的程序,能够阻止庙宇被强拆的话,也没必要去诅咒,这个时候神祇也就可以退居二线了。所以说“有道之世,其鬼不神也”。因为神的公平正义之“道”在这个世界已经实现了。

如何其鬼不神:加强法治建设 建立有道国家

陈鼓应说:“本章排除一般人所谓鬼神作用的观念,说明祸患全在人为。人为得当,则祸患无由降生。”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就是要加强法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和公民权益,让百姓有申诉之渠道。老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希望建设一个有道的国家。何以能达到“其鬼不神”之境界?唯有“以道莅天下”。

二、敬神道所以佑人道

不论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希望建设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儒家希望出现圣君贤臣,致尧舜之治;道家也有这个想法,比如《道德经》、《太平经》里都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道德经》“其鬼不神”怎样解读

资料图

李泽厚:中国是只有人、没有神的世界

于是李泽厚先生就认为,中国人是“一个世界”,也就是只有人的世界,没有神的世界。大致的意思是,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可以依靠,所以凡事都自己去承担。儒家的理想就是“参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并而为三才。虽然目标很大很浪漫,但是这仍然是很艰辛且悲苦的。

尽人道事鬼神 儒家道家都肯定鬼神的存在

我个人不是很赞同李泽厚先生的观点,为什么呢?虽然《道德经》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但是《道德经》还说:“神得一以灵。”所以未尝否认鬼神之存在。只是当世界无道之时,冥冥之中的神仍然会主持人间之正义。但是这好比是“国家昏乱,乃有忠臣”一样的,不混乱无以见忠臣之心,然而老君却以太平为最高最好之状态。作为我国主流思想的儒家,其实也未尝否认鬼神之存在。孔子云:“祭神如神在。”《诗经》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又曰:“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儒家也未尝否认鬼神之存在也。然而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和老君所谓“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其实是一个意思,盖尽人道,即所以事鬼神。《日知录》云:“夫子之告子路亦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故庸德之行,莫先于父母之顺。而郊社之礼,禘尝之义,缘之以起。明此而天下国家可得而治矣。在上位者能顺乎亲,而后可以事天享帝。在下位者能顺乎亲,而后可以获上治民。”

中国人是相信鬼神的 祭天祭祖活动古今未断

虽然说是尽人事,而事鬼神之道,在其中矣!但是并不是说没有鬼神的。我国有敬天法祖的传统,皇帝是天子,受命于天,在人间有无上之威权,但是却仍然要“事天享帝”,祭祀天地神祇、祖宗神明,并不可以为所欲为。国家每年要祭天地,还要祭祀日月星辰、岳渎名山、列朝帝王。每个城市有城隍庙,也是列在祀典的,每年中元节的时候,政府也会派人去城隍庙祭无祀之灵。而每遇大事,官员百姓也会到城隍庙去祈祷。《大明会典》云:“祭祀,国之大事、所以为民祈福。各府州县、每岁春祈秋报,二次祭祀。有社稷山川、风云雷雨、城隍诸祠。及境内旧有功德於民、应在祀典之神。郡厉邑厉等坛。到任之初、必首先报知祭祀诸神日期。坛场几所、坐落地方。周围坛垣、祭器什物、见在有无完缺。如遇损坏、随即修理。务在常使洁净、依时致祭,以尽事神之诚。”足见说中国人不信神道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儒家知命说反映了有神观

本人早年读儒家之经典,也秉持“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但是近来颇感神明赫赫,在上下左右,感应事迹也很多,不胜枚举。而学界于我国固有之敬畏神明之传统,却视而不见,认为儒家之精神,近于无神论,其实是不对的。孔子当年被围困,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在被围困的情况下,说的这番话,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担负上天使民的,如果上天不打算让斯文断绝的话,匡人能拿我怎么办呢?儒家说这就是知命。而在我看来,就是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一个更伟大的存在,那就是神,也可以说是上帝(诗曰‘皇矣上帝’,乃是儒家所谓上帝。非耶稣基督也。道教称之为“昊天上帝。”)意思就是我的命,是由天主宰的。这个能主宰,有意志的“天”,难道不是神么?

宋明理学恭对神明:持一颗敬畏之心

后来的宋明理学发展了儒家的宗教精神,宋儒常说:“对越在天。”就是教人时时刻刻,都好比恭对祖宗神明一般,保持一颗诚敬之心。而因其恭对神明,心中也有个归属,会得到平和与宁静。当今的中国,受无神论之影响,认为世间无鬼神,欺神灭相,瞒天昧地,无所不至,道德滑坡,心灵空虚等。这些都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我认为,重新唤起对神道的尊重和敬畏,是社会建设,移风易俗,不可忽视的部分。

(文:万景元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