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张京华说《庄子》:《山木》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02   浏览次数:

关于《山木篇》的主题及文采,学者早有指出。

柳宗元曰:“此言处世之道,正与内篇《人间世》参看。”

欧阳修曰:“以有用藏于无用,只是个虚己,不逐物,不恃美。”

陆长庚曰:“此篇所论全身免患之道,最为详悉,与内篇《人间世》参看。其要只在虚己顺时而去其自贤之心。熟读此者,可以经世务矣。”

林云铭曰:“此篇阐发全身远害之理,可以补内篇《人间世》所未备。”

宣颖曰:“接连写出数层妙境,使人有目不及眨之趣。蝉一层,螳螂一层,异鹊又一层,已数累之上矣;又转出虞人逐谇一层,收入当身,如穷幽陟险之后,又转一胜,真文家乐事也。”

刘凤苞曰:“此篇虽人处世免患上立论,纯是达天知命工夫。‘道德之乡’四字,括尽通篇奥旨,处处须从此收敛入来,乃可透入清虚,超然物外也。逐段领略,妙义纷纶,正不必强为联属,而烟云缥缈中,自显出庐山面目,非胸有丘壑者,无从领会其全神。……末段全是‘无我’之功,‘行贤而去其自贤之行’,正所谓游于道德之乡也。映合起处,有返照入江翻石壁,大海回风生紫澜之概。材不材不容以自处,美不美概付之不知,两忘而化其道,其即涉世之津梁也人。”

张京华说《庄子》:《山木》

篇中讲述了庄子、孔子和杨朱的亲身感受。

庄子布大衣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问何惫,庄子回答说:“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这段描述和《让王篇》所说原宪的状况形近,二人的心志容有共同之处。

在“非遭时也”的限定之下,庄子不得不另辟蹊径。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无所可用,他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天年。”舍于故人之家,故人杀雁之不能鸣者而享之。弟子问:“山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游于雕陵之樊,蹇裳攫步,欲射异鹊。忽然看见螳螂欲捕蝉,又看见异鹊欲捕螳螂,转身则看见看管园林的虞官正欲追逐他问罪。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于是反省:“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友益疏,徒友益散。吾何以至此?”这件记载于《史记》中的故事是庄子反复例举的,当时文士所处的境地亦容有共同之处。

阳朱去宋国,途中住宿。逆旅主人有二妾,一美一丑,丑者贵而美者贱。问其缘故,则只是“其美者自美,其恶者自恶”。阳朱感叹说:“要去自贤之名!”

篇中“鲁侯有忧色”一段也颇为精到。

这个鲁侯,锺泰认为是指受到三桓侵逼的鲁哀公。鲁哀公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不知忧惧的君主。《荀子•哀公篇》记载了他和孔子的如下对答:

鲁哀公问:“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孔子“循循善诱”,引导鲁哀公感受忧惧。而篇中庄子的做法则是使君王化解忧惧。市南宜僚建议鲁哀公不顾道远而险和江山之限,迁往南越的“建德之国”。市南子说:“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对于这样一种意境,陈明卿评道:“此一幅送行图也!”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