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道教发展产生的道教神仙信仰体系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6-04 浏览次数:次
任何一种宗教都有它迷人的彼岸世界。道教贵生,求长生不死,比多数追求死后灵魂进入天堂的宗教更为积极、现实。道教中的神仙思想是丰富多彩的,道教中的人通过修道养生可长生成仙。本文浅谈道教神仙思想的迷人之处、人对长生的渴望和不懈探索与追求。
道教有一套成熟的神学理论
中国传统的道教作为一种成熟的宗教而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学理论。人可以通过修炼而成为长生不死、神通广大的“神仙”,这就是能够吸引人们进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标。“不论道教的教义及道术多么庞杂,其教义的核心仍是神仙信仰。”这种神仙信仰或长生成仙的信仰是一条贯穿整个道教发展过程的主线。
王母娘娘
“道教贵生,求长生不死,比多数追求死后灵魂进入天国的宗教更为现实,表现了华夏民族注重现实人生的文化心理特点。”道教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人神关系方面,道教与其他宗教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神仙
“在道教中,神灵和仙真有所不同,神灵为宗教中信仰和崇拜的偶像,仙真则是修炼而达到道的境界的生命体。” “神仙是道教理想中的修真得道、神通广大之长生不死者,又称神人或仙人。……在早期道教中,神与仙稍有区别。神一般是指天界地位教高、权利较大的神灵,仙是指由人修炼而成的长生不死之人。当然有时也不加区别,统称神仙。” “仙与神,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某种角度说,仙可以看作特殊的神。因为在古仙谱中天仙一类都具有神的品格。但到了具体场合,仙又有许多与天神所不同的内涵。一般地说,仙主要地是通过修炼而有所谓‘不死’或‘死而复生’之‘功能’的超人。而神的由来则不必是人,天地自然万物皆能为神。神侧重于‘灵性’方面,仙侧重于‘形性’方面。”
对“仙”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修道有先后、神仙有高下。在《钟吕传道集》中把“仙”分为五等,即“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处于下层的“鬼仙固不可求”,处在最上层的“天仙亦未敢望矣”。于是“人仙”、“地仙”和“神仙”成为重要的培养追求目的。“人仙”处于仙之二等,他并不是文人笔下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神仙。“人仙不离于人”,依然居于人世,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人们通过养生、修炼,能“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可能在修炼角度上讲,人仙属修炼之下成,虽可安乐延年,但有形身体不可长存。
“地仙”层次高于“人仙”在仙品中位于中乘。其标准是“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即所谓的“陆地神仙”。他与“人仙”同处尘世中,也接受养生教育,不断修炼,保持健康形体,达到“长生不死”但是没有什么神通变化。三仙之中,独有“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炼形成气……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这位“神仙”,已经成了人们想象的,可以化成气,变幻莫测。完全如庄子笔下“逍遥”于尘世外的“神人”而能够神通万化,达到《大宗师》中“登高不僳,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的境界。
道教神仙还有一种分法,即先天神和后天神
道教神仙还有一种分法,即先天神和后天神。先天神在道教诞生之前已经大量存在于民间,道教将他们纳入自己的神仙谱系,如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天皇大帝、后土、太乙、雷祖、东岳大帝、斗姥、天地水三官、灶君、土地等神,如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道德天尊是兼先天、后天于一身,表明阴阳和谐。后天神,又称人神,即有真名实姓的人被百姓封为神灵,这些人在世时大都是有功于民,为歌颂他们为民造福的业绩,肯定他们的精神,启迪后人,被时人神化,延续至今,如三皇五帝、老子、张天师、药王孙思邈、岳飞、各地城隍老爷、关帝、不同姓氏的真人、行业神等等不胜枚举。
还有一种分法,就是将众多的神灵分为天界、地上、冥界及往来于三界的神灵
还有一种分法,就是将众多的神灵分为天界、地上、冥界及往来于三界的神灵。实际上是将有名望的先天大神,像三清四御、雷祖作为天界神灵;将自然界的神,像风伯雨师,龙王、水神、行业神、植物神、地方神、人神为人间之神,亦即地上的神。阎罗系统的神是冥界之神。而灶君是往来于天地之间的神(对灶神的供奉至今在中国农村很是普遍,一般会有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一般是有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每年阴历腊月二十三,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小年的那天,要送灶神上天过年和汇报工作,年后再请回来)。
关于神仙的传说,其来甚久,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一出自荆楚文化,一出自燕齐文化。《庄子》中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文字,是对神仙形象最初的生动描述。《逍遥游》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餐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大宗师》中说:“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吸以踵,众人之吸以喉”。以生死存亡为一体,《天下》提出了仙人的艺术境界“上与造物主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澹然独与神明居”,《天地》有“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
《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互而不能寒……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种真人、至人不食人间烟火,不怕水火侵害,腾云驾雾,驰骋自由。《楚辞》中也有生动浪漫的神游故事。《离骚》中想象自己升天,“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凰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九章》吟道:“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远游》曰:“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泽。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后来道教描绘的神仙生活,大体上下不离乎此。
“人神”吕洞宾
二、道教的人神关系
“生可惜也,死可畏也。”道教就是想使人成为不死的神仙。道教中的人与神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与神之间的距离也没有那么遥远。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道教中的人与神的角色是可以转换的。“道教中的神仙很有些人情味,他们会思凡,称为谪仙人”。但是思凡的神仙并不多见,由此可知人间不比仙界。我们熟知的思凡的神仙也不过是爱上牛郎的织女,还有吕洞宾戏弄的牡丹,故本文对这一角度不作论述。
“夫神仙之法,所以与俗人不同者,正以不老不死为贵耳。”神仙本身就是至美的,那是“逍遥之美”——“夫得仙者,或升太清,或翔紫霄,或造玄洲,或栖板桐;听钧天之乐、享九芝之馔;出携松羡于倒景之表,入宴常阳于瑶房之中;曷为当侣狐貉而偶猿狖乎?所谓不知而作也。夫道也者,逍遥红霓,翱翔丹霄,鸿崖六虚,唯意所造。”道教神仙神通广大、潇洒自如,正如曹植在《五游咏》中描写的“九州不足步,愿得陵云翔;逍遥八紘外,游目历遐荒”。
“一千六百四十年前,三月伊始,正是冰消雪融、桃花流水的宜人时节。一群名士聚集在修竹映翠的会稽兰亭,清谈、流觞、咏诗、抚琴,处处赏心乐事。然而,王羲之却用他那风靡千载的俊笔写下了一行触目惊心的字迹:‘死生亦大矣!’日运斗转,亘古不变。自然造化流转之中,沧海变桑田又谈何难事!古人浩叹‘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其实正是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对人生的深切哲思。”
好生恶死,人之天性。任何一种宗教都有它迷人的彼岸世界。道教的高明之处,在于它重生贵术、养生延命,叫人们积极探求自然之道,通达天地造化之理。“千古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海琼子白玉蟾诗所咏,正是人修炼成仙的美妙境界。“踏遍烟霞洞壑深,白云深处有琳宫。”正如抱扑子笔下的仙道者,长生久视,与天地相终始,“登虚蹑景、云舆霓盖,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黄之醇精,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至于海中的十洲三岛、陆上的洞天福地,自是尚无资格升天的“地仙”的去处。这世外桃源也是云雾缥缈、深渊奇洞的清凉胜境.
既然神仙的日子令人无比艳羡,而人的日子即使美好却总归无常,人又觉得神仙可学、长生可至,所以对神仙的幻境就不断出现狂热地追求者。于是外丹便出现了。《战国策 ·楚策》记载有人献不死药于荆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提到“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神仙传说流行很广,而神仙方术的热衷者主要是诸侯王。两者同时盛行的地方是北方的燕齐一带。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曾使人入海去找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的神仙去寻仙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多次东巡沿海,冀有所得,派遣徐市带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人仙药,又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之,结果用费甚巨而一无所得。汉武帝更热心于神仙方术。直致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各个皇帝对外丹的痴迷也屡见不鲜。
葛洪以还丹、金液为仙道之极,乃是道教求神仙的主要方术。在《抱朴子内篇·论仙》中云:“若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苟有其道,无以为难也。”但历代服金丹者多致死,虽然能以“尸解”来解释,但毕竟要使人对它产生怀疑,因而也会有人开始探索新的长生得仙的方法。
道教本有服气吐纳,辟谷炼气一类的方法,便从这里演变出内丹之说来。外丹的确不是道教人神关系的良好桥梁,原因是只有帝王将相才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现。神仙思想的核心是独立出世,上升仙界,这种思想并不关心与过问国家治乱,百姓饥寒,所传神仙故事也多在于描述仙界的美好,从而与俗世的浊恶形成鲜明的对照。然而唐朝末五代以后,道教神仙思想对尘世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不但不以俗为累,反而关心起俗世间的苦难来。
伴随神仙思想的变化,外丹也向内丹转化(不过,内丹并不是在外丹消亡后才出现的)唐代以前道教以外丹为仙道之极,而至北宋张伯端,《悟真篇》出现后,道教修仙理论开始专主内丹,斥外丹黄白为旁门邪术,“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途枉摆抛”。就充分说明了道教人神关系被真正地拉近了。神仙和人的关系之主动权全在人自身了。
人在追求长生成仙的途径除了外丹、内丹,还要注重“性命双修”内丹家认为性是指人的心性等精神方面的因素,命是指物质方面的气,元气等。除此以外,成仙还和人的道德修为联系起来。《抱朴子内篇·对俗》有“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抱朴子内篇·对俗》引《玉钤经中篇》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里有“仙经万卷,忠孝为先”王常月祖师也曾说过“人道未修,仙道远矣”。
三、结语
中国道教的神仙信仰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带有较强的功利性。道教中的很多神灵是在需要的时候造出来的。当然也不是乱造的,而是将那些有功于民的历史人物或者传说中的人物塑造为神。比如,妈祖是航海业的保护神,她由民间走上道教的神坛,有地方特色。渔舟商船出没海上难免不测,多一个能救急救难的神作为精神寄托是一件好事。多一份保护多一份安全,正因为这个原因,妈祖在我国沿海地区乃至台湾有普遍的信仰。道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神仙众多且不乏女仙,这与道教的“贵柔守雌”思想有关联。《道德经》上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教认为:“男女者,阴阳之本也。” “天地之性,半阴半阳”。我们其他的宗教并不如此,佛国中修成正果的基本上都是男性,基督教中的圣母也不能当神看待,而道教则认为男女同道,皆可成仙。道教的神仙世界一般是男女对偶的局面。张君房的《云笈七签》中说张道陵与其子张衡及孙张鲁三人,与其妻皆白日升天。《太平广记》中也记载许真君全家四十二口,拔宅升天。后来人们竟然将玉皇与王母配成夫妻,民间供奉的灶王边上就有了灶王奶奶。道教中女子也可以单独修炼成仙,如昆仑山的西王母、华山的九天玄女、统领南岳的魏夫人、泰山顶上的碧霞元君、南方沿海广为祭祀的妈祖、治理夏盖山的九华真妃、八仙之一的何仙姑都是女子独自成仙的例子。
道教的神仙观念明显的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有限性的感慨和寻找摆脱的途径。如《太平经》说“人生比竟天地几何,睹病几何,遭厄会衰盛进退。” “夫天地之间,时时有暴鬼邪物凶殃尸咎杀客,当其来著人时,比如刀兵弓弩之矢著身矣。”《太平经》面对人世之苦,意识到了生命无常,宣扬的生可恋、死可畏。
“道”是道教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最高的信仰。而神仙信仰也是道教最有特色的内容,是道教最有活力的优良传统。道教所描述的境界是迷人的,道教里的神仙是神通的,道教中所说的人的能动性也到了一个高度,只要修炼,人人都可以成为神仙。这也是道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更能吸引人的地方。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