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痈疽第八十一
道医概论2017-10-03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大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岐伯曰:经脉留…
-
景岳全书·卷之六·道集脉神章下
道医概论2017-10-03
[难经]脉义独取尺寸一一难曰: 十二经皆有动脉,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何谓也? 然寸口者, 脉之大会, 手太阴之脉动也。 二难曰: 脉有尺寸, 何谓也? 从关至尺是尺内, 阴之所治也; 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 阳之所治也。 故分寸为尺, 分尺为寸。 脉有轻重二五难曰: 脉有轻重, 何谓也? 然: 初持脉如三菽之重, 与皮毛相得者, 肺部也。 如六菽之重, 与血脉相得者, 心部也。 如九菽之重, 与肌肉相得者, 脾部也。 如十二菽之重, 与筋平者, 肝部也。 按…
-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
道医概论2017-10-03
经义一水热穴论帝曰: 人伤于寒而传为热, 何也? 岐伯曰: 夫寒盛则生热也。 [内经]伤寒诸义并诸治法之未备者, 俱补载瘟疫门, 所当参阅。 伤寒总名二黄帝曰: 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又曰: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先夏至日为病温, 后夏至日为病暑。 此皆[内经]之明言也。 故凡病温病热而因于外感者, 皆本于寒, 即今医家皆谓之为伤寒, 理宜然也。 近或有以温病热病谓非真伤寒者, 在未达其义耳。 初诊伤寒法三凡初诊伤寒者, 以其寒从外入, 伤于表也。 寒邪…
-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
道医概论2017-10-03
温病暑病三十三温病暑病之作, 本由冬时寒毒内藏, 故至春发为温病, 至夏发为暑病, 此以寒毒所化, 故总谓之伤寒。 仲景曰: 发热, 不恶寒而渴者, 温病也。 暑病则尤甚矣。 盖暑病者, 即热病也, 是虽与寒证不同, 然亦因时而名, 非谓其病必皆热也。 此外如夏月中暑者, 亦谓之暑病, 则又非寒毒蓄留之证, 在仲景则名之为中暍。 义详暑证门, 所当参阅。 温病暑病之治, 宜从凉散, 固其然也, 然必表里俱有热证, 方可治用清凉。 若值四时寒邪客胜, 感冒不正之气, …
-
景岳全书·卷之九·从集杂证谟目录
道医概论2017-10-03
[内容从缺] . . . . . . . . . . . . . …
-
景岳全书·卷之十·从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3
诸风. . . . . . . . 经义. . . . . . 九宫八风篇曰: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 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 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 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 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 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 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 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 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 明日复居叶蛰之宫, 曰冬至矣。 常如是无已, 终而复始。 太一移日, 天必应之以风雨, 以其日风雨则吉, 岁美民安少病矣。 先之则多雨, 后之则多旱。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 占在君; 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 占在相;…
-
景岳全书·卷之十一·从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非风论正名共二条非风一证, 实时人所谓中风证也。 此证多自卒倒, 卒倒多由昏愦, 本皆内伤积损, 颓败而然, 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而古今相传, 咸以中风名之, 其误甚矣。 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 而拟名类风, 又欲拟名属风。 然类风, 属风, 仍与风字相近, 恐后人不解, 仍尔模糊, 故单用河间, 东垣之意, 竟以非风名之, 庶乎使人易晓, 而知其本非风证矣。 凡诊诸病, 必先宜正名。 观[内经]诸篇所言风证, 各有浅深, 脏腑, 虚实, 寒热之不同。前义已详, 本皆历历…
-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风痹经义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 帝曰: 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 以冬遇此为骨痹, 以春遇此为筋痹, 以夏遇此为脉痹, 以至阴遇此为肌痹, 以秋遇此为皮痹。 帝曰: 内舍五脏六腑, 何气使然? 岐伯曰: 五脏皆有合, 病久而不去者, 内舍于其合也。 故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 筋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肝。 脉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 肌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脾。 皮痹不…
-
景岳全书·卷之十三·性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瘟疫经义阴阳应象大论曰: 冬伤于寒, 春必温??金匮真言论曰: 夫精者, 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 热论篇帝曰: 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或愈或死, 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 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 何也? 岐伯对曰: 巨阳者, 诸阳之属也, 其脉连于风府, 故为诸阳主气也。 人之伤于寒也, 则为病热, 热虽甚不死。 其两感于寒而病者, 必不免于死。 帝曰: 愿闻其状。 岐伯曰: 伤寒一日, 巨阳受之, 故头项痛, 腰脊强。 二日, 阳明受之, 阳明主肉, 其脉侠…
-
景岳全书·卷之十四·性集杂证谟
道医概论2017-10-02
疟疾经义疟论帝曰: 夫痎疟皆生于风, 其畜作有时者, 何也? 岐伯曰: 疟之始发也, 先起于毫毛, 伸欠乃作, 寒栗鼓颔, 腰脊俱痛, 寒去则内外皆热, 头痛如破, 渴欲冷饮。 帝曰: 何气使然? 曰: 阴阳上下交争, 虚实更作, 阴阳相移也。 阳并于阴, 则阴实而阳虚, 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 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 三阳俱虚则阴气胜, 阴气胜则骨寒而痛, 寒生于内, 故中外皆寒。 阳盛则外热, 阴虚则内热, 外内皆热, 则喘而渴, 故欲冷饮也。 此皆得之夏伤于暑, 热气盛,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