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炼的障碍:十魔九难
玄门讲经2017-05-31
修炼的障碍归结为“十魔九难”。今古好道之流,有清静之心,对境改志,往往难逃于十魔九难。空有好道之虚名,终不见得道之实迹。或而出离尘劳,幽居绝迹而志在玄门,于九难不能尽除,在十魔或著一二,非不得道也,而于道中或得中成、或得小成。而于仙中,或为人仙,或为地仙。若以尽除魔难,序证验而节节升迁,以内观合就阳神,方为神仙。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所谓十魔者 凡有三等,一曰身外现在,二曰梦寐,三曰内观。 1、如满目花芳,满耳笙簧。舌…
-
“狐仙拜月”炼金丹 起死回生解百毒
玄门讲经2017-05-31
中华民族对狐崇拜已有几千年历史,源于原始社会“万物有灵”观念。把它奉为图腾、精灵,可以修仙,所谓“物之老者,其精为人”先秦古籍《山海经》已有精怪九尾狐的记载。民间传说狐能修练成精,化为人形,神通广大,若人类对之不敬,则以术弄人。民间尊为狐仙奉祀,以避祸免灾,祈求平安。 月下狐仙(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以来 狐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 自唐朝以来,崇信狐仙之风盛行,狐的传说更在民间广泛流传。据张的《朝野金载》记载:“唐初以来…
-
文峰宫诵妈祖经 圣母恩慈大爱无疆
玄门讲经2017-05-31
妈祖经,亦称妈祖平安经、封天上圣母真经。 文峰宫妈祖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妈祖仁慈大爱 吟诵妈祖经传递礼赞 妈祖是美的象征、善的化身、德的体现。她的各类传说美丽动人,充满神奇色彩,表现了正义、勇敢、无私、孝悌、仁慈、博爱、乐善好施的大爱精神。其核心价值在于它的普世性,反映了一种人性化的和谐崇高理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吟诵妈祖平安经,既是通过古老庄严的唱颂礼赞形式,默默传递着愿想与妈祖精神的力量,也是妈祖信众美好心灵的证明…
-
七月七日是魁斗星君圣诞
玄门讲经2017-05-31
魁星,又称奎星。宄其源,与古代奎宿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奎宿为星官的名称,又叫“天豕”、“封豕”。为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他是主管文运的神,遂对其加以崇拜。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略见自奎而魁的缘由。《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考经授神契》云:“奎主文章。”指的也是这位星神。东汉宋均对此注…
-
从兴邦化民到兴教化育 谭峭“兴化”思想泽被千秋万代
玄门讲经2017-05-31
“兴化”地名的由来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当时莆田仙游两县乃隶属平海军管治。游洋地区的农民领袖林居裔“聚众数万人(号称十万)抗宋,自号‘西平王’,后被宋朝派官军(太平军)镇压。”“次年析莆田、仙游、福清、永福(今永太)4县边界地合游洋(今游洋、钟山、石苍、社硎)、百丈(今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二镇计14个里置兴化县,建太平军领之,军治、县治均设在游洋(不久改太平军名兴化军)”。 那么,为什么要叫兴化呢?而且是很快地将…
-
道家思想对当今世界仍具重大启发
玄门讲经2017-05-31
现代工业、技术高速发展,社会化规模极度扩展的今天,人类生存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有学者认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态美学精神,对当今世界的生态失衡、资源匮乏、人的物化异化、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提供了一定可资借鉴的和谐智慧。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儒道互补:二者缺一不可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道家文化同儒家文化形成了互补的格局,对中国的政治秩序、思想文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道教的神仙崇拜从何而来
玄门讲经2017-05-31
神仙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都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愿意相信这个世界真的会有神仙出现,保佑他们实现各种愿望。那么道教中各种神仙的起源是什么呢? 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来源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崇拜物 1.自然崇拜 把天、地、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河流等都作为信仰对象,神化而加以崇拜。例如土地、星君、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山神、河神等。 传统神学影响,是认识与研究道教神仙谱系的首要因素,中国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逐渐向…
-
胡适:道家是中国哲学的集大成派
玄门讲经2017-05-31
汉代哲学的第一时代是道家全盛时代。如今须说“道家”之名作何意义。古代本没有什么“道家”。道是一个“达名”,所包极广。《庄子天下篇》所举老聃、关尹、墨翟、慎到、庄囿等等,都称“道术”。道即是路,即是方法。故老子、孔子、墨子……所要得的,都只是“道”。但其间却有个分别,老子的道,完全是天道,是自然之理。孔子、荀子、孟子的道偏重人道,是人事之理。墨子所说,以“天志”为本,是有意志的天道。后来这个“达名”的道,渐渐的范围狭…
-
神农尝百草 救民于患难
玄门讲经2017-05-30
医王,亦称三皇,即古代传说人物伏羲神农黄帝。据传伏羲疗民疾,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医书(《黄帝内经》),民间百姓感其恩而祀之。至元代,下令郡国通祀三皇。道教将其纳入神系后,奉为医王。明清时,全国各地建有许多医王庙,或称三皇庙,祀伏羲神农和黄帝,并配祀岐伯、伯高、鬼臾区少师少俞等神医。 伏羲(图片来源于网络) 伏羲救民于病患 被奉为医王 伏羲,又称炮牺、伏戏、伏牺、庖牺、包牺、宓牺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神之一。据吕安世蔡东蕃《…
-
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
玄门讲经2017-05-30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净化人心,使人心神宁静,好善乐施,济世利人,从而为社会和人们的和谐共处起到积极作用。所以,道教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在善恶报应观上构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义。这一教义,就是天道承负说。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其核心主体则还是围绕生死问题,承扬于《老子想尔注》中“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 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道教“承负”之说的含义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