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道教琴人
玄门讲经2017-05-29
自汉代道教产生以后,就有了出家修行的道士和居家从事修身炼养的信道之人,而在这些人中有些是能琴者,如一代天师张道陵、刘向、孙登、陆修静和陶弘景等人。 道教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道教的创始人。他“性沉默,好古博经史,兼明星气图纬之学,尤妙抚琴,别得真趣。”在创立五斗米道后,他以符水咒法替人治病,并开创道教的养生传统。东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后来悟通仕途沉浮,无益于年命,便辞官隐居。朝廷…
-
处世哲学——“穿鞋”的智慧
玄门讲经2017-05-29
俗话说:“爷不爷,先看鞋。一双鞋,趁半截。”意思是说,穿鞋对一个人的体面是很重要的。这个人的身价、品位、教养都可以从他穿什么鞋上看得出。 资料图 明人张瀚的“穿鞋”智慧 这是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里记述的一个故事,张瀚初任御史,去拜访好友王廷相。一路上他只见两个轿夫都穿着新鞋,走路很小心,生怕弄脏了便择地而行。这时突然下起雨来,道路变得泥泞,一不小心踩入水坑,于是轿夫就不复顾惜地向前走了。 王廷相听说此事,就告诉张瀚:…
-
解说道教服饰
玄门讲经2017-05-29
资料图 道教服饰,指道教徒的衣着穿戴,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又称“法服”、“道服”、“道装”等。冠服:道士平时穿戴的冠裳和免簪帔以及在斋醮仪式中穿着衣帔的总称。早期道教对于冠服之规定甚为简单,从南朝刘宋陆修静起,道士的冠服制度趋向严格,冠服区别愈加明显。据南北朝《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卷五,对各类道士的冠服作了明确规定。书称:“服以象德仪形,道士女冠,威仪之先参佩经法,各须具备如本法,不得叨谬。违夺算三千六百。”…
-
世俗还是高深 道教何去何从
玄门讲经2017-05-29
资料图 中国古典文学,以诗为最高,四言诗为典雅训奥,《三百篇》堪称典范之作。然至于魏晋,四言诗佳作已不多,遂有五言七言之兴。诗至于唐而最盛,宋而有词,词相比于诗,其在品格上是低的,所谓“诗庄而词媚”,诗言志,具有高尚的教化意义,词则言个人情感之事为多。然宋词之鼎兴,与宋朝市民经济发达有关,也与宋人诗歌可以超迈唐人的地方不多有关。道教的发展也是如此。 先秦道教 士族与庶民的较量 道教在先秦时期,虽有房中、导引、服食,三大…
-
道家是如何超度的?
玄门讲经2017-05-29
资料图 度亡在道教而言,即是以经文、咒语以及法师内功的力量,将沉沦于地狱之中的亡魂,救拔出来,并且施以法力,希冀可以令亡魂上升天堂或者是投胎为人的方法。一般亲友离去做超度多需要请道士、和尚来家中一阵敲打,音乐铿锵,香火冲天;但也有一些朋友,由于条件有限不能请僧道,亦无时间前往寺庙请求超度,亦可以使用本法对亡灵进行超度,灵验与否全在个人之虔诚。 天尊慈悲,常垂甘露之法,唯愿发愿众生能奉本法,精进行持,不仅超度亡魂,亦利…
-
和光同尘是同流合污吗?
玄门讲经2017-05-29
资料图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四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这里都提到了一句话,就是“和光同尘”。 何为“和光同尘” 王弼注云:“锐挫而不损,纷解而…
-
谶纬与道教经书的废禁
玄门讲经2017-05-29
中华道藏 许多封建统治者在夺取最高权力之前,都曾利用过谶纬预言为自己制造舆论。当他们登基之后,地位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对谶纬的态度也随即根本改变,变为防止别人利用谶纬颠覆自己。晋武帝于泰始三年下诏“禁星气、谶纬之学”,开创了禁谶纬天文著作的先例。由此开始,六朝时期屡禁谶纬。前秦苻坚在禁谶纬的同时,还禁《老》、《庄》,严厉之极,明令“犯者弃市”。道教尊崇《老》、《庄》,吸收了星气、谶纬之学。在上述一次又一次的严禁之中,…
-
道教重要经典《太平经》在历史上曾为禁经
玄门讲经2017-05-29
资料图 汉顺帝时,琅邪人宫崇到皇宫门前献上一部《太平清领书》,厚达170卷, 自称是他的老师于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的神书。汉顺帝没有称赞这部书,也没有赏赐宫崇,将书收藏了起来。汉桓帝时,平原隰阴人襄楷再次推荐《太平清领书》,又不为用。虽未明文禁止,这种束之高阁的作法却是不禁之禁。试想,皇帝不用,在统治阶级中谁还敢用?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卷四《授于吉太平经》说,宫崇献给汉顺帝的书就是《太平经》。《太平经》为太平道的基本经典。…
-
道家追求长生不死意义何在
玄门讲经2017-05-29
资料图 长生不死受帝王推崇 早期的长生不死的仙药,多是为帝王服务的。早在秦朝之前,就有方仙道士出入禁中,宣传长生不死的仙药。可以说,长生不死的源动力,乃在于对现实生活的眷恋。因为帝王享受他们的生活,有旨酒佳肴、美人钟鼓,故希望长寿以便长久的拥有这些。 《抱朴子》云:“仙人或升天,或住地,去留各从其所好耳。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本,非人道也。人道当食甘旨,服轻暖,通阴阳,处官秩,耳目聪明,骨节坚强,颜色…
-
道教不烧檀香原因何在
玄门讲经2017-05-29
资料图 道教不烧檀香,不知起于何时?然而现在道观也多有烧檀香者,只是一般礼斗的时候不敢用之。然而由于传承的问题,有些道士并不知道礼斗不可用檀香。 古籍记载寻缘由 设醮不得用檀香,见之于《女青天律》,所谓“女青天律禁燃檀”是也。但是并没说明原因。而明朝道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记载仙认为檀香乃外域夷狄之香,故不可奉献高真。 然而检阅《道藏》,其中关于使用檀香的记载非一:《三洞修道仪》记载用檀香做朝简;《无上秘要沐?芳窃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