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侗家的煮油茶
道家养生2016-08-29
(图片来源:资料图) 侗家没有品茗的习惯,却有常年吃油茶的习俗。只要去过侗乡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爽口、填饥解渴、脆甜味浓、别具风味的煮油茶。 清明前后,风和日暖,草发清香,茶抽嫩芽,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柳江畔、苗岭山旁的侗家姑娘都会背上口袋,三五成群,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把采下尖嫩细小的茶叶放入袋内;有时兴起,还会随手摘取一片树叶放入口中,吹奏侗歌曲调。那悠扬的歌声和婉转的曲调,随风荡漾在山坡上空,给…
-
青海人的茶道
道家养生2016-08-29
茶里不放盐视为对客人的不礼貌(图片来源:资料图) 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饮品,在长期的饮用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有的饮茶以求延年益寿,有的饮茶排忧解闷,也有的儒士以饭茶消遣取乐。世代生息在青海高原上的各族群众,因生活的地域环境和民族传统习惯的不同,其饮茶的习俗也各具地方特色。 青海高原的少数民族酷爱饮茶,人们日常见面打招呼问吃的什么,常会听道馍馍茶的回答,民间也有无茶则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些足以说…
-
品茶的四大益处
道家养生2016-08-29
…
-
什么是高冲低斟
道家养生2016-08-29
(图片来源:资料图) 高冲低斟说的是冲茶和斟茶的方法。 冲茶,要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水柱不能从壶心直冲而入,因为那样会冲破茶胆,破坏茶的味道。冲茶要像书法,不急不缓、一气呵成,水壶和茶壶的距离要比较大,这样冲下来就叫高冲。据说高冲能使热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扬,不仅美观,也能让茶味更香。 斟茶,茶壶要尽量靠近茶杯,这样才能防止热气四散,水可能不够烫,使茶香过早挥发。同时,低斟还不会激起泡沫,也不会发出滴答的声响。 斟茶…
-
云南独特的传统茶俗百抖茶
道家养生2016-08-29
百抖茶的功夫在于一个抖字(图片来源:资料图) 百抖茶是云南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在凤庆的村村寨寨至今仍然能品尝得到百抖茶的鲜香美味。每当客人到家里的时候,主人便会烧起火,把自己采摘加工的茶叶从箩筐里取出,放入小瓦罐放于火上烤热,然后边烘烤边轻轻抖动,直至茶叶颜色变黄,发出焦香气味时,再将其倒入杯内,用沸水冲泡饮用。第一杯不论你是远方的友人还是稀客,都必须由主人端给大坐中年龄最大的,然后才能端给客人。盛茶水的杯子是土制,…
-
禅宗与茶道之渊源
道家养生2016-08-29
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图片来源:资料图)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宗。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基本上归属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
-
茶亦醉人何必酒
道家养生2016-08-25
万事悠悠,修身之道,唯此为大(图片来源:资料图) 入得茶楼,每见有茶亦醉人何必酒的句子,便心生非议,总觉得茶茗醉人,乱人心身,就失去了茶的本性,茶不宜与醉酒这些烈性词等同。茶是一缕清风,一弯明月,一掬馨香,一柱紫烟,故私下写了一掬茶香擢心尘的句子,以拨乱反正。 在我以为,饮茶的大境界便是沐浴更衣,焚香净手,寻得一处房花木深的境地。若有袅袅的丝竹之声萦绕窗前亦可。此时,当是老僧入定,俗念消弥,清幽茶香飘荡于静室之中,轻…
-
【参禅悟道】从佛道之别谈性命双修之道
道家养生2016-08-21
很多人都认为当道士和当和尚是消极逃避,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真正的和尚和道士,是最积极最努力去改变人生的人,他们在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道。 大道唯一,却有无数途径,既使是一个完全不懂修练方法的人,只要他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并达到极至,都能明白道的意义,所以有以文入道者,有以武入道者,有悟透人生得道者,扫地扫成绝世高手的也不泛其人 道门与佛门的目标是一致的,殊途同归,只是观念和角度有所不同,也就是对性命二字侧重不同。 …
-
道家养生功睡眠养生几种方法
道家养生2016-08-21
(一)睡子午觉 传统养生认为要想睡得好,必须要有良好的睡眠习惯,使睡眠模式符合一天之中昼夜晨昏变化。《类修要诀.养生要诀》总结为春夏宜早起,秋冬人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已达颐养生息目的。传统医学养生认为子午之时是阴阳交接之时,这时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夏。在晚上0点至4点,集体器官功能将至最低;中午12点至1点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所以子午睡眠质量效率最好,符号养生道理有防病…
-
“静”是道家养生要术
道家养生2016-08-21
入静是儒释道医各家都很重视的道家养生方法。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可长生(《庄子在岩》)。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养生观,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为修道根本。佛家主禅定,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修49天而顿悟。儒家主张: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礼记大学》)。药王孙思邈曰:乐者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