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武当文化 > 玄门讲经 >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一)生命之本
栏目分类:玄门讲经   发布日期:2017-05-26   浏览次数:

译文 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

译文

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一)生命之本

《内经图》

苍天之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充实,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专心致志,顺应天气,而通达阴阳变化之理。如果违逆了适应天气的原则,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壅塞,卫气涣散不固,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人身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却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光的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如果寒邪伤人,阳气应如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

如果暑邪伤人,则汗多烦躁,喝喝而喘,安静时多言多语。若身体发高热,则像炭火烧灼一样,一经出汗,热邪就能散去。

如果湿邪伤人,头部像有物蒙裹一样沉重。若湿热相兼而不得排除,则伤害大小诸筋,而出现短缩或弛纵,短缩的造成拘挛,弛纵的造成痿弱。

如果风邪伤人,可致浮肿。

以上四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伤人,就会使阳气倾竭。

原文及注释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阴阳。天地之问,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六合,谓四方上下也。九州,谓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也。外布九州而内应九窍,故云九州九窍也。五藏,谓五神藏也。五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而此成形矣。十二节者十二气也,天之十二节气,人之十二经脉而外应之,咸同天纪,故云皆通乎天气也。十二经豚者,谓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也。新校正云:详通天者生之本,《六节藏象》注甚详。又按:郑康成云:九窍者,谓阳窍七,阴窍二也。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言人生之所运为,则内依五气以立,然其镇塞天地之内,则气应三元以成。三,谓天气、地气、运气也。犯,谓邪气触犯於生气也。邪气数犯,则生气倾危,故宝养天真,以为寿命之本也。庚桑楚曰: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天全则神全矣。《灵枢经》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馑养。此之谓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春为苍天,发生之主也。阳气者,天气也。《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为天。则其义也。本天全神全之理,全则形亦全矣。以因天四时之气序,故贼邪之气不能害也。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夫精神可传,惟圣人得道者乃能尔。久服天真之气,则妙用自通於神明也。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失,谓逆苍天清冷之理也。然卫气者,合天之阳气也。上篇曰:阳气者闭塞。谓阳气之病人,则窍写闭塞也。《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胜理而司开阖。故失其度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以卫不营运,故言散解也。分,上声。夫逆苍天之气,违清静之理,使正真之气如削去之者,非天降之,人自为之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此明前阳气之用也。谕人之有阳,若天之有日,天失其所,则日不明,人失其所,则阳不固,日不明则天暗暝昧,阳不固则人寿夭折。言人之生,固宜藉其阳气也。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此所以明阳气运行之部分,辅卫人身之正甩也。

因於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欲如运枢,谓内动也。起居如惊,谓暴卒也。言因天之寒,当深居周密,如枢纽之内动;不当烦扰筋骨,使阳气发泄於皮肤,而伤於寒毒也。若起居暴卒,驰骋荒佚,则神气浮越,无所缓宁矣。《豚要精微论》曰:冬日在骨,垫虫周密,君子居室。《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又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之谓也。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连枢。元起云:阳气定如连枢者,动系也。卒,仓没切。佚,音逸。

因於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墦炭,汗出而散。

此则不能静慎,伤於寒毒,至夏而变暑病也。烦,谓烦躁,静,谓安静,喝,谓大呵出声也。言病因於暑,则当汗泄。不为发表,邪热内攻,中外俱热,故烦躁、喘、数大呵而出其声也。若不烦躁,内热外冻,瘀热攻中。故多言而不次也。喝,一为呜。躁,则到切。暍,呼葛切。瘀,依倨切。此重明可汗之理也。然体若翻炭之炎热者,何以救之,叉以汗出,乃热气施散。墦一为躁,非也。

因於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经短,小筋弛长,换短为拘,弛长为痿。

表热为病,当汗泄之。反湿其首,若湿物裹之,望除其热。热气不释,兼湿内攻,大筋受热则缩而短,小筋得湿则引而长,缩短故拘孪而不伸,引长故痿弱而无力。弛,引也。攘,汝阳切,除也。锲,音软,缩也。痿,於危切,弱也。

因於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素常气疾,湿热加之,气湿热争,故为肿也。然邪气渐盛,正气浸微,筋骨血肉互相代负,故云四维相代也。致邪代正,气不宣通,卫无所从,便至衰竭,故言阳气乃竭也。卫者,阳气也。

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daoys.net

相关热词:

热门关键词
金刚长寿功
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