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经说法开坛度人 道教讲经知多少?
玄门讲经2017-06-16
文/范傲 说起道教的讲经的历史,那可就比较久远了。这要追溯到很远以前,至少也要公元前几亿亿年吧。“尔时救苦大仙,在大罗天上,九紫微天宫,上禀道君曰:集会三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众圣曹官,考校司同诸仙众,讲说经法,救拔众生,放大光明。”这段经记载在《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之中,讲述的是在无量劫前,救苦大仙在大罗天上启请道君讲经说法,开示众生。道君呢,也就准其所请,说了这部《三官经》。《三官经》下降度世…
-
众妙之门何处求:《内经图》修真体悟
玄门讲经2017-06-16
文/吴丹丰 《内经图》 《内经图》是清初宫庭画师,以明代修真道书《性命圭旨》为依据,用诗配画的形式描绘道家“内丹修炼”的内景与功法的图画。既是难得之修真图谱,也是养生艺术之精品。 笔者以内丹修真中实践,体悟《内经图》之奥妙。 一、图中体悟 内丹命功入手功法在得“真种子”,或名“药物”“元气”。初下手可从静功入手,凝神静气,真意微守下丹田,待气足自然发动,意领气沿督脉自行,经三关(尾闾、夹脊、玉枕)后到头顶,再由两耳颊分道…
-
明末知识分子与《易筋经》有着怎样的关系
玄门讲经2017-06-16
文/吴丹丰 紫凝山紫宵道院 祝文澜本《易筋经》提到:“紫凝道人”为天台人,天台山地处浙江的东部台州地区,在县城西南有一山名“紫凝山”,《天台山方外志》记为“紫凝峰”,目前当地还设立有“紫凝”的行政乡。贫道曾几次去紫凝山考察,此山悬崖的半腰处还有“紫宵道院”的遗址,五十年代尚有道人居住,可见《易经筋》作者为天台“紫凝道人”是有依据的。 道教南宗祖庭天台山桐柏宫 天台县城北山为道家南宗祖庭桐柏宫所在地,南宗祖师张伯端为天台人…
-
《易筋经》功法福利:易筋、易髓收藏健体
玄门讲经2017-06-16
一、 历史上“易筋”功法 目前学界“易筋经”研究的误区是把“易筋经”功法和《易筋经》一书混为一谈。 “易筋”功法 《易筋经》书中功法核心为“易筋”“易髓”,其功法自古有之,早在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更早魏晋时期的《汉武帝内传》,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记载,所以“易筋”“易髓”原属道家思想,…
-
【弘道读经会】文昌帝君垂训人世间
玄门讲经2017-06-16
文/陈景展 网友提问:“垂训以格人非”如何理解? 陈道长回答:礼学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要格物,所以格物就是细致地对这个物质世界进行划分,其实归根到底管理的还是内心,管理的还是我们的内在,提升的还是我们的情操,最终还是修心。 文昌帝君垂训以格人非(资料图 图源网络) “垂训”是指文昌帝君九十八化,世现在人间,就处在众生之中,还不像别的神,可能是居高临下的态度,文昌帝君生在普通人家,长在普通人家,他就是给众生一条指引,世现…
-
【弘道读经会】修道即是修心
玄门讲经2017-06-16
文/陈景展 老君爷在《内观经》说的慈悲一点,“教人修心即是修道,教人修道即是修心”。我们就说修心,就像文昌帝君所说的“欲消除此劫,先正人心”,我们就不谈道,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这还是在劝度世人,它还属于道教。 现在学者对于道教的一个误区主要来自于庄子《南华真经》,里面有很多关于儒和道的一个对比,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误区。庄子由于要表达一个形而上的东西,所以他必须从大家所能看的到的一些日常小事儿谈起,一层层地推进,最后谈出一…
-
全真教修持纲要面面观
玄门讲经2017-06-16
文/任法融 真人的素养、德行,已给全真教打下了基础,所谓全真教之“真”字,就是由这里而来,所谓真者,是纯粹、完整,毫无玷污、缺欠之意也。 长春观内的壁画“全真七子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全真教创立时代 倡导老子之思想 金元时期创立 历史潮流沿至唐,开始以老子的道德思想治理国民,故有“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到了中、下时,道德衰颓,五代十国,互为争雄,滥用兵革,生灵涂炭。宋虽一统,天下稍定,到近绝之际,金元逐鹿,穷兵黩武…
-
【弘道读经会】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玄门讲经2017-06-16
文/陈景展 《丘祖垂训文》告诉我们,修行有两种目的,一是“修来劫之不堕”,就是以出离生死为最基本的前提,保证让我们出离轮回,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但是还有一种往往被我们忽略,但是也是目前日常大众想要的一种道教,就是“种今生之福果”,就是神仙之事我没有见,我不能信,但是我觉得今世很好,能让我的生活更美好,那也可以,不一定非得以出离生死为目的才能学习道教。 积攒福报有什么好处呢?今生他即便不能证悟,但是他行的是这个道,可以积…
-
明清之际 谁在为道教戒律的发展努力着
玄门讲经2017-06-16
文/丁常云 和唐宋时期的道教相比,明清时期则是道教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主要原因是“道教本身创新方面建树不多,故道教逐步衰落”。 道教戒律(资料图 图源网络) 明清以后,道教日趋衰微,道教戒律也日渐松弛,曾经纷繁、复杂、苛酷的道门戒律渐不为人知,失去了它的约束力、影响力和宗教意义。于是,道内有识之士,又力图在整顿革新中重整道教,他们的共同做法,又都是强调规戒、坚定信仰。这里仅举明代天师张宇初和清代龙门中兴之主王常月二例来加…
-
行善济世 哪些书记录了早期道教戒律?
玄门讲经2017-06-16
文/丁常云 随着道教正一盟威道的发展,早期道教也逐步走向成熟,而道教戒律的内容也更加具体和繁复。 悟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刘宋时期出现的《三天内解经》说:老君在汉安元年“付张(陵)正一盟威之道,新出老君之制。罢废六天三道时事,平正三天,洗除浮华,纳朴还真,承受太上真经,制科律。积一十六年,到永寿三年,岁在丁酉,与汉帝朝臣,以白马血为盟,丹书铁券为信,与天地水三官、太岁将军,共约永用三天正法,不得禁固天民,民不妄淫祀他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