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道教研究(一):道教文化对琉球影响深远
玄门讲经2017-06-09
文/李学玲 单承彬 琉球列岛是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岛屿群,南邻台湾北近日本。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赐名“琉球”,琉球列岛奉表称臣贡方物,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光绪五年(1879),日本吞并琉球,将列岛南部与中部改设冲绳县,北部改并鹿儿岛县,“琉球”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很早就传播到了琉球,并在历史进程中融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琉球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教文化对整个琉球社会的影响至深至远,…
-
庄子:是什么力量使得腐朽化为神奇?
玄门讲经2017-06-09
文/李大华 《知北游》中有一段叫作“知北”的人与黄帝之间的对话。 黄帝对知北说: “万物为一体。我们把自己认为美丽的叫做神奇,把自己所厌恶的叫做臭腐。臭腐可以化为神奇,神奇再化为臭腐。所以说,通天之下只是一气的流行。正由于这个原因,圣人遵从‘一体’的观念。” 这逐渐成为了一句千古的名言,这句名言让人们懂得了神奇的东西未必永世都神奇,臭腐的也未必永世都臭腐,换个时空,神奇的不再神奇,臭腐的也不再臭腐。可是,缘何有这样的变…
-
朝鲜道教研究(一):高丽王朝时国王亲受道箓
玄门讲经2017-06-09
文/张洪泽 道家思想在古代即传入朝鲜。 据朝鲜史籍《三国史记》记载:公元三世纪时期,老子《道德经》、《列子》天瑞篇已在百济、新罗社会中传播。至公元七世纪,读老庄之书,已在新罗贵族子弟中蔚为风尚。 新罗武烈王(资料图 图源网络) 高丽王朝的睿宗于十三年(1118年)九月丙子,临御清燕阁,命韩安仁讲《老子》。忠烈王时代的文臣秋适(1245一1317年)撰《明心宝鉴》,收录了老子、庄子、列子、抱朴子、文仲子、孙真人养生铭等道家的名言粹语,…
-
由道入释之惧留孙:弟子土行孙遁地无形
玄门讲经2017-06-09
惧留孙,为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阐教上仙,弟子土行孙。道场飞龙山夹云洞,有法宝捆仙绳,练有指地成钢的法术。曾经参与破解十绝阵、攻打诛仙阵、万仙阵等战役。后成为拘留孙佛。 徒弟土行孙 土行孙是许仲琳的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土行孙自幼拜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为师,学艺千年,善使一根镔铁棍,又会地行术,能日行千里。他被申公豹蛊惑,盗走师父的捆仙绳,下山辅助邓九公伐西岐。 土行孙(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土行孙是一个身…
-
《清静经》:大道无情 非无情无义 乃是无妄念
玄门讲经2017-06-09
文/夏崇容 作为玄门日诵功课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典,《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字数不多,但概括面很广,既讲天地宇宙演化及形成,也讲修行人悟道参玄的一些法门与途径,无论对教门中人,还是对芸芸众生、善男信女,都有着启发和度化的作用。 道就是一种形而上的永恒客观存在,修道人只有见解不同,而无正误之分。 无论是《清静经》还是《道德经》,只要是与道教相关的论坛演讲,都离不开一个核心话题,那就是道。关于道的注释有很多,大…
-
道教与诠释学:中国诠释学建构之努力
玄门讲经2017-06-08
文/[德]李可(Friederike Assandri) 田茂泉译 前文谈到,诠释学可以为中国思想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近年来,西方学者已在这方面开始了新的尝试,这种解读的尝试,是从两个层面上展开的。 劳悦强和耿幽静力图证明“中国诠释学”能为道教文本研究提供新视野。 一方面是劳悦强和耿幽静所做的工作,即对中国传统上的道教文本的诠释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以明证诠释学尤其是“中国诠释学”能够为道教文本的研究开辟有益的新视野。 耿悦强(资料图 图源…
-
道教与诠释学:道教诠释学方法的运用何以滞后
玄门讲经2017-06-08
文/[德]李可(Friederike Assandri) 田茂泉译 在很大程度上,诠释学运用于道教研究,较之于对儒家和佛教的研究,要滞后得多。就文本的内容而言,这一迟滞是不正常的,因为从汉代开始,道教就出现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用于注解文本的多种诠释方法。那么,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界对“道家”和“道教”概念之区分是重要原因。 事实上,学界对“道家”(philosophical Daoism)和“道教”(religious Daoism)概念的区分可能是导致此结果的至关…
-
道教与诠释学:诠释学进入道教之门径在哪儿?
玄门讲经2017-06-08
文/[德]李可(Friederike Assandri) 田茂泉译 诠释学是一门源于古希腊的古老学问,从一开始就与经典文本的解读有着不解之缘。 最初,它被用来解释古代的典籍与作品,包括荷马史诗和其他古代诗人的作品。到中世纪,解释范围扩大至《圣经》经文、各种法典和其他史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经过施莱尔马赫(Friedrieh Sehleiermacher)、狄尔泰(Wilhelm Dihhey)、胡塞尔(E.Edmund Husser1)、海德格尔(Mariin Heidegger)至伽达默尔(HansGeorg …
-
明顺逆之道 成修真正果
玄门讲经2017-06-08
文/郭庆春 修真之学,亘古及今,绵延不绝。至要之本旨,乃在于使人通过身与心的修炼,臻至返朴归真的境界。玉身通阴阳,天机参造化。成就万劫不移金身,性命永存,德齐天地。秉乎此理,余以为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下手研修。 一、探性命之原 明修炼顺序 黄元吉《道门语要》有云:“太极者性也。两仪者命也。名虽有二,实则性为之主,流行于阴阳之间者也”。这便已从技术的角度告诉修炼者,性命之间互相作用的修炼原理。就是说,要把握太极两仪来修性,出幽…
-
刘一明《通关文》:为身心健康“通关”
玄门讲经2017-06-08
文/刘仲宇 刘一明有一部名著《通关文》,本来是专为修道者指路的,但现在回头看,其价值溢出了狭义的出家修道的藩篱,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有多重的指导意义。比如,他提到的“通关”的思想对于当今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具有有益的指导。《通关文》洋洋4万言,列出的关口50个之多,所涉广泛。这篇短文中取其中若干,略谈自己的体会。 《通关文》书影 “通关”减压:为身心健康降低负荷 当代人的健康常常出现问题,与人们过高的生活负荷有直接关系。现今的社…